杜薇和黄勇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一位致力于贵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一位专注于大数据的实际应用,在数据互联、万物互通的大趋势下,企业和院校之间如何更好互动?两位代表进行了对话。

我的“非常”之年

杜薇:“2013年,我印象深刻,那一年是我们学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招生的第一年,我们建立了‘政产学研用’的博士人才培养新机制。之后,我们实现了贵州省自主培养人文社科博士零的突破。到现在,我们一共招收了170名国内博士研究生,14名国际博士研究生。”


(资料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杜薇

黄勇:“2016年,是我人生的一个分水岭,那时我回到家乡贵州参加数博会,深切感受到在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机遇,毅然辞掉了在北京上市公司副总裁的职务,回到贵阳创办了现在的企业。我们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卫星遥感服务体系建设,北斗+惯性导航的终端产品研发生产,提供高精度空间位置服务。简单来说我们就是制作实景三维地图,我们的实景地图是从地面延伸到地下、室内,已经在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政府部门使用。”

全国人大代表 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勇

当数字遇上教育

杜薇:“我们学校建立了人工智能应用、数学模式识别等多个人才培养团队和相关学科,希望能为贵州的‘四新四化’打好人才基础。今年两会,我就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提出了建议,此外,我也希望进一步发挥产业导师的作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黄勇:“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今年全国两会,我建议大数据企业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双方一起共建实训基地、创新中心,进行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企业经济腾飞的翅膀。”

对话人才培养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两位代表在北京有了第一次思想碰撞。

杜薇:“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关于高等教育的创新,要加强产教融合,我非常振奋和激动,希望能够在下一步的人才培养中,加强和企业的合作。”

黄勇:“我们企业对人才也有需求,我们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项目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老师给学生讲的知识还是理论居多。我们也想跟高校合作,把培训前置到学校。”

杜薇:“我觉得黄代表刚才提得非常好,我们学校现在也非常迫切希望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实训引导。我们可以提供师资以及课程的设置,很期待能够和黄代表深入合作,共同为贵州数字经济的建设添砖加瓦。”

黄勇:“谢谢杜代表。回去以后我们双方细化探讨一下,争取能尽快合作起来。”

(记者: 汪汐 赵毅 朱彬 万好 张鼎珩 余苏阳)